像小米一样做差异化产品


先来看一个问题,小米汽车纽北跑圈意味着什么?

纽北是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简称,拥有170多个复杂弯道,地形复杂,而且刷圈的话要在时限内完成,对一辆汽车来说可谓是底盘调教、动力性能、高速制动、操纵精度等各方面的整体成绩。

像小米一样做差异化产品插图

小米作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,全系都有刷圈记录,还在纽北而取得了 7 分 04 的好成绩,要知道保时捷 911 GT3 最好成绩也只是 7 分 04 。

像小米一样做差异化产品插图1
数据来自维基百科

小米纽北跑圈,就是在拿成绩告诉国产的车商:我不是说哪一家企业不行,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。

在国内汽车逐步普及的这些年里面,汽车是出行的替代词,包含了家庭、商务、旅行等几个场景。考虑到收入水平,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,空间要大,安全性要好,其他都不重要。这也决定了国产车不会花额外的成本去纽北跑圈,消费者也不在乎成绩是多少。

这次,小米在广告里面不再使用「年轻人的第一个xxx」广告文案,而是换成了「国内没有做过这种车」。

在这句广告的语境里面,是在强调车辆本身的性能,因为时过境迁,消费者已经迭代了好几个年龄段,对于汽车的印象和要求已经与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。

你设想一下,二十多年前爸爸来着一辆桑塔纳,追求的是不再风吹日晒,全家想去哪就去哪;而今天国内所有车都是换了品牌和外壳的桑塔纳,车企对消费者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,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消费者,看向海外的汽车市场,了解到了有跑车、越野、瓦罐等等。

小米汽车就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切入的差异化,别人都还在说沙发电视冰箱、5 秒破百的时候,用纽北战绩的硬实力说话:有本事来跑一跑?

小米汽车我觉得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案例。

当你要做一款新品的时候,先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:用户的需求是什么?当下的解决方案是什么?当下的方案跟需求之间的差距有多大?

如果用户需要一款笔记 App ,你费尽千辛万苦做了一款应用,加上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,但你发现用户当下的方案跟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小,用户实际上需要的只是 Apple Note,那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差异化产品。更好的差异化,是瑞幸冷启动时删掉了第三空间体验转而提供外卖咖啡,就跟当时的咖啡出现了本质的区别,不用下楼走半天找星巴克,就能在需要的时候喝上一杯咖啡。

一个好的差异化选择,要远大于在产品上的努力,用户还在用更原始的、更低效的产品时,你就有切入的机会。

之前讲到过,从特定的群体中找到的共性需求,要远好于找到一个通用的需求,因为后者的场景太过于碎片化,不能用一款产品来涵盖全部场景。

特定的群体的待办事项,就是他们的需求,当前需求的解决方式,就是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,找到当下解决方案与群体期望之间的差异,当你的产品与期望之间的差异足以让用户放弃之前方案的时候,就是一个好的差异化定位。

任何产品的启动逻辑都可以使用这个思路分析,最近银幕上最火的电影 – F1 The Movie。

像小米一样做差异化产品插图2

虽然是好莱坞很俗套的剧本,但借助于影院的观影方式,拍摄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口碑好到爆的体验,因为「之前没人拍过这种电影」。
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