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帮我做的第二款 App 已经在测试了。
原本是没有做 App 的想法,是我在工作的时候,经常因为低头看电脑,时间久了就会脖子僵硬疼痛,但因为工作专注的时候会忘记,不经意地就习惯性长时间低头。
我把苦恼发给 ChatGPT ,交流了几轮,告诉我可以考虑开发手机 App 来监测有没有低头,在低头时实时发送推送消息,慢慢养成不低头的习惯。
倒是个好主意。
我做好了基本功能需求说明,丢给了 AI ,不到半天时间就出来了一款可以直接使用的 App ,可以实时监测我有没有低头,只要低头超过 10 秒钟就会立刻给我发送提醒,可谓是解决了我习惯性低头带来的不健康的姿态。
(如果上面视频不能正常播放,你可以点击👉这个链接 继续阅读文章)
开发这款 App 期间,它的优先级一直都是最低的,排在工作、学习、阅读后面,想起来的时候就更新一下 bug 继续使用,感觉就是在做一件「没什么用」的事情。
之所以说没什么用,是因为这件事情并不会直接给我带来收益,只是把生活的边角料填充了进去,不会让生活过于无聊,没有这款 App 我还可以通过健身的方式活动下肩颈肌肉。
而让我后知后觉的是,用 AI 开发 App 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多的细节问题,比如:bug 重复出现、开启新对话会丢失不少上下文导致代码逻辑混乱、超出 token 长度之后要不停地给 AI 讲需求 … 这些折磨人的小问题,在开发中我有一一思考,并实验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我把方法简单分享出去后竟然反馈还不错(接下来我会把我的方法单独写一篇内容),这个原本只是做做玩玩的 App 竟然会因为我的 AI 微调的方法而变得有趣。
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工作 – 生活似乎是个不停歇的循环,工作赚了钱能好好的生活,生活休息好了就能继续投入工作,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,另一个也会崩坏,特别是在当下不确定性太大的环境中,有没有一个办法能跳出这个无尽的循环。
我想到的答案是学习,掌握更多的知识就会增大抓住机会的概率。想到这里,似乎想明白了,似乎没想明白:我不知道该学习什么,没有方向。
好巧的是,这款 App 就是在我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开发的,一款「没什么用」的 App 开发过程中让我不断地思考、总结,时间的利用效率反而比在 Coursera 上面学习更高,获得的知识更深刻。
这么说或许说服力还不够,还有件事情,让我觉得应该要多去做「没什么用」的事情。
我的 Blog 网站一直被朋友说没什么用,都是我自己的碎碎念而且搜索引擎收录效果也不好,每周几千的访问也带来不了什么影响力,建议我把时间专注放在「100个思考」专栏的更新上面,最后出版一本书效果更好。
然而就在上周我收到了一封邮件,具象化了我所有「没有用」文章的意义。

就像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书中讲到偶然性事件巨大推进作用那样:
有时候,实现“宏图大志”的最佳方法,便是“不刻意追求某个特定志向”(因为越是刻意追求,越是事与愿违)。 机缘巧合在生活中所扮角色的分量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,这并非毫无道理。
「没用的」事只是在主观上看不到事情短时间所带来的收益,因此才会被定义为没有用。然而,事情的随机性发展并非会朝着你认为的方向前进,个人意志会过分的强调「对自己的帮助」而忽视太多,牛顿头顶的苹果也不是根据他的意志掉下来的。
还是多做一些「没有用」的事情吧。
–> END
如果你也对 AI 编程感兴趣,你可以到我的公众号「知墨」回复关键词「AI编程」免费获得 AI 编程手册一本。
此外,我的「独立开发方法论」专栏,也能给你AI编程的起步阶段,提供一些小小的启发。
